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设计 > 正文

汽车复合端子设计方案(接线端子涂电力复合脂)

今天给各位分享汽车复合端子设计方案知识,其中也会对接线端子涂电力复合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端子排设计

1、(1)端子排的位置应与屏内设备相对应,如靠近屏左侧的设备接左侧端子排,右侧设备饥饿右侧端子排,上方和下方的设备也应与端子排相对应,以节省导线、便于查线和维修

2、【答案】:D A项,《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12)第7条规定,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的端子排应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汽车复合端子设计方案(接线端子涂电力复合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二次端子排要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它的顺序是:电流回路、电压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辅助回路。在高低压开关柜的设计中,二次端子排必须要按照以上的顺序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接地端子是地线的专用接线端子,现在我国的用电是三相五线制。零线和地线分离。地线一般接在插座的地线上,以保护用电安全.接地端子排与接地体连接的端子为接地端子。材质根据导线的材质而定。

5、“:”前面是端子组件、器件代号,“:”+“序号”是端子编号 【如:】JX11:12表示编号为JX11的端子组、编号为12的端子。端子排基本原则 字母数字系统由大写正体拉丁字母和***数字构成。

汽车复合端子设计方案(接线端子涂电力复合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端子排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1、产品标准:接线端子属于连接器的范畴,所以在设计接线端子时要参考IEC、UL、CSA、VDE、TU、GB等国际国内对电气连接的标准,也要参考一些行业标准,如JB、GJB等。在中国通用的接线端子标准是GB14047/8。

2、首先是功能配置统一的原则,主要解决各地区保护配置及组屏方式的差异,造成保护的不统一问题。回路设计统一的原则,解决由于各地区运行和设计单位习惯不同,造成二次回路上存在差异的问题。

3、线号标注一般***用数字或数字和文字的组合,它表明了回路的性质和用途。 回路标号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各设备间要用控制电缆经端子排进行联系的,都要按回路原则进行标号。

汽车复合端子设计方案(接线端子涂电力复合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端子间应设加强绝缘的隔板。D项,《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12)第6-1条规定,屏内与屏外二次回路的连接,同一屏上各安装单位之间的连接以及转接回路等均应经过端子排。

5、端子排基本原则 字母数字系统由大写正体拉丁字母和***数字构成。标志直流元件的字母从字母表的前半部分即A至M中选用,标志交流元件的字母从字母表的后半部分即N至Z中选用。

汽车插座端***片标准规范

1、毫米。USB连接器设计中,弹片的高度标准是根据USB规范制定的,6毫米的高度标准能够满足插拔力度的要求,适用于大部分USB设备的连接需求。

2、端子插拔力是没有国际标准的。插拔力是指端子和(相配合)端子或插片之间的插入力和拔出力,一般标准是对第一次插入力和第六次拔出力有要求。但是不同的端子指标不一样。

3、既可以选择公制线规也可以选择标准线规,是目前市场上最热销的端子类型。栅栏式是能够实现安全、可靠、有效的连接,特别是在大电流,高电压的使用环境中应用比较广泛。

汽车线束节点的设计与防护

1、线束接点的设计方式 汽车线束接点设计常用的方式有短路器替代、超声波焊接(高频焊)、U型卡端子压接、锡料点焊等。

2、(1)线束布置应沿边、沿槽(车身上设计的走线槽),避免线束直接承受压力。驾驶室内不得有线束外露;在可以观察到线束的位置,如:机舱部位,设置醒目的吸引点或醒目的颜色,在此安装的线束不突出、不显眼。

3、动力电池高压电缆:即连接动力电池到高压盒之间的线束。电机控制器电缆:即连接高压盒到电机控制器之间的线束。快充线束:即连接快充口到高压盒之间的线束。慢充线束:即连接慢充口到车载充电机之间的线束。

4、首先,根据汽车的电气系统设计要求,确定线束的长度和布局。然后,将电线剥去一定长度的绝缘层,露出导体部分。接下来,根据设计要求,将多根电线编织在一起,并用绝缘套管或绝缘带固定。

5、线束如果被破坏轻则对应的功能失效,重则可能造成短路而引起自燃,线束的防护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汽车线束头需要缠绕。车的线束一般有波纹管、PVC管、工业胶带、海绵、扎带等给予缠绕,主要起到防护的作用

6、(6)根据经核准的三维线束布置图,校核二维线束图,二维线束图准确无误方可发图,经认可后试制、生产

汽车复合端子设计方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接线端子涂电力复合脂、汽车复合端子设计方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最新文章